打造中国芯,不可操之过急
2024-10-04发展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,解决中国制造业的“芯”病,大家都很着急。然而,有些东西是急不来的,浮躁会让我们走入误区,反而发展得更慢。产业发展有它的规律, 芯片是异常复杂的系统,复杂系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出来的,必须在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,在解决问题中持续改进。这个事情门槛特别高,不能着急。必须要经得起诱惑,耐得住孤独,踏踏实实磨砺技术,才能把产业做起来。 近年来,中国芯片进口额屡创新高,进口金额更是早已超过石油进口额,缺“芯”已经成为“中国制造”的一块“芯”病。为实现芯片的国产化替代,中国政府和民
恩智浦出售中国合资企业股份,等待商务部批准高通收购
2024-10-04近日消息,据外媒报道,恩智浦周三宣布,该公司已作价1.27亿美元,把中国芯片设计合资公司--苏州日月新半导体有限公司40%股权的股权出售给了中国台湾日月光半导体公司。目前,高通总价44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的交易仍在等待中国商务部的批准。 恩智浦在2015年曾斥资1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飞思卡尔,借此交易成为行业较大规模的芯片制造商之一。目前,恩智浦在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座工厂,这些工厂可以将硅片转化为芯片。除了这些工厂之外,恩智浦还经营着7座包装和测试芯片的基础设施。恩智浦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芯片
中国集成电路行业正在打土豪,分田地
2024-10-03中国搞集成电路肯定会有很大成就,但不好和液晶面板比。相对来说液晶面板是一个很窄的行业,集成电路则要宽的多。 液晶面板行业中国肯定会登顶的,以后就只有两个半玩家:中国韩国,其它所有国家地区加起来算半个。在集成电路领域中国可能很难整体达到这样的高度,但不妨碍中国成为相当有竞争力的国家。 首先我想纠正一种观点,就是所谓“核心技术”。有没有“核心技术”这回事?当然有,我想纠正的是把“核心技术”绝对化,就是把“核心技术”和普通技术看成是壁垒分明的两类,好像0和1一样,这是一种僵化的理解。 现在流行的观点
硅晶圆制造业国产化将成中国半导体业的下个重点
2024-10-03自2016年以来硅晶圆涨势不断,主要来自智能型手机、汽车电子化等终端市场需求带动,以及主流硅晶圆制造厂商的保守扩产。 据上海《第一财经》报导,总投资16亿元人民币的宁夏银和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,2018年3月18日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。 报导称,该项目象征「中国芯」不断向高端领域延伸,而项目建成后,可年产420万片8吋和年产240万片12吋的半导体等级硅晶圆。 目前主流半导体等级硅晶圆市场由日本、中国台湾、德国和韩国资本控制前销量占全球92%,这样一个供不应求且寡占的市场,突出的供需矛盾将倒
西方不淡定了!预测中国将主导未来7年5G通信技术发展
2024-10-02全球首个5G标准(3GPP Release 15非独立组网)在2017年12月完成,非独立组网侧重基于现有的LTE网络提供覆盖,。不过,基于5G网络架构的独立组网标准需要等到6月才能完工。关于5G未来的发展态势,研究机构CCS Insight 关于5G未来的发展态势,研究机构CCS Insight提供了一组数据。 结果显示,2018年,5G有效连接的数量仅10万,2019年可以达到1200万 。从2021年开始,5G设备的数量将呈现喷薄爆发之势,其中,中国和北美用户将是主力。 预计在2023年
中国半导体制造/设计/封测营收前十排名
2024-10-01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日前揭晓了“2017中国半导体制造、设计、封装测试十大企业”。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,2017 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总体规模达到 5411.3 亿元,同比增长 24.8%。其中,集成电路设计业同比增长 26.1%,规模达到 2073.5 亿元;集成电路制造业同比增长 28.5%,规模达到 1448.1 亿元;集成电路封测业同比增长 20.8%,规模达到 1889.7 亿元。 从“2017年国内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”来看,排名第一的依然是海思半导体,2017 年的销售额
美媒:与中国贸易战让美科技行业最受伤
2024-10-01近日消息,据外媒报道,中美两国正在进行一场越来越激烈的唇枪舌战,双方都威胁要对彼此的进口产品征收重税,而科技行业可能成为最大受害者。 到目前为止,大多数信息和通信技术都没有受到波及。但是,紧张局势开始逐渐在科技领域显现出来。美国刚刚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手机制造商中兴通讯(ZTE)出售产品,并暗示将进一步采取保护主义措施,剥离美国芯片巨头高通(Qualcomm)的关键客户。 中美两国科技行业之间有着紧密联系,就像半导体领域,它们也很容易受到额外一轮拟议关税的影响。分析人士表示,从更大范围的科技行业
中国“缺芯少魂”,靠“挖矿机”拯救行不通
2024-09-29几乎一夜之间,“缺芯少魂”成为当下中国科技和信息技术领域最热的词语。芯片行业在国际竞争中成为最容易被掐脖子的环节,成为无数产业人心中难言的痛。 “美国的禁令可能导致中兴通讯进入休克状态。”中兴董事长殷一民这一言论,让人在这个快到的夏季感觉到了寒意。毕竟在全世界范围内,中兴是排名前四的通信类企业,拥有8万名员工,年营业额超过千亿人民币。 随着中兴危机加剧,中国芯也在压力下迎来了机遇。掌握核心技术只能靠自己,不再是空话而是扎扎实实的投入,成了政府、企业和社会的共识。 近两天有一种说法被广泛传播,认
外媒:ARM中国合资公司正式运营 中方占股51%
2024-09-29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1日晚间消息,《日经亚洲评论》网站今日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,ARM中国合资公司已于4月底投入运营,并接管ARM在中国市场的业务。 这些知情人士还称,该合资公司还计划在中国A股上市。报道称,该合资公司名为“Arm mini China”,总部设在深圳,中方投资者占股51%,而ARM拥有剩余49%的股权。该合资公司将接管ARM在中国市场的所有业务,包括授权和版税业务。 ARM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芯片技术供应商之一,当前全球约90%的移动设备都在使用ARM的芯片技术。苹果、
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:北斗都能突破 何况芯片?
2024-09-28本周,曾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助手的梁宁发表文章《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》,回忆了当年和倪光南等人一起研发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历史,在朋友圈刷屏。就在此前,中兴遭到美国政府制裁,被禁止在未来7年内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。倪光南,这位79岁的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领域的权威,又一次成为焦点。中兴的遭遇,是偶然还是必然?中兴之后,“中国芯”离我们还有多远?昨天下午,中国之声就此独家专访倪光南院士。 倪光南的昔日助手梁宁在这篇10万+文章里写到:2018年倪院士已经79岁,还在为了中国自主可控的芯